- 六十四种梵音──佛六十四种梵音 → 六十四種梵音──佛六十四種梵音
- ﹝出不思議秘密大乘經﹞ 佛告寂慧菩薩言: 如來非於唇齒舌喉及其面門, 出諸音聲。 當知如來音聲, 從虛空出, 具有六十四種殊妙之相。 〔一、 流澤聲〕, 謂如來音聲, 流演潤澤也。 〔二、 柔軟聲〕, 謂如來音聲, 溫柔和軟也。 〔三、 悅意聲〕, 謂如來音聲, 歡悅一切眾生意也。 〔四、 可樂聲〕, 謂如來音聲, 巧妙而可愛樂也。 〔五、 清淨聲〕, 謂如來音聲, 清淨而不雜染也。 〔六、 離垢聲〕, 謂如來音聲, 純妙遠離諸垢染也。 〔七、 明亮聲〕, 謂如來音聲, 明顯流亮也。 〔八、 甘美聲〕, 謂如來說法音聲, 甘和美妙, 能使聽者得法喜之味也。 〔九、 樂聞聲〕, 謂如來說法音聲, 稱機淺深, 令眾生樂聞而不捨也。 〔十、 無劣聲〕, 謂如來音聲, 希有殊勝, 而不陋劣也。 〔十一、 圓具聲〕, 謂如來說法, 於一音中, 而具足一切音也。 〔十二、 調順聲〕, 謂如來音聲, 隨機說法, 調伏眾生, 使其信順也。 〔十三、 無澀聲〕, 謂如來音聲, 融通和暢, 而無澀滯也。 〔十四、 無惡聲〕, 謂如來說法, 音聲嘉美, 而不麤獷也。 〔十五、 善柔聲〕, 謂如來說法, 音聲柔和, 善順而不卒暴也。 〔十六、 悅耳聲〕, 謂如來說法音聲, 悅可人意, 而愛聽無厭也。 〔十七、 適身聲〕, 謂如來說法音聲, 能令聞者支體調適, 而得輕安也。 〔十八、 心生勇銳聲〕, 謂如來說法音聲, 令人發起勇猛之心而進修也。 〔十九、 心喜聲〕, 謂如來法音美妙, 能令聞者, 心生欣喜也。 〔二十、 悅樂聲〕, 謂如來說法之音, 能使聞者歡喜而快樂也。 〔二十一、 無熱惱聲〕, 謂如來法音, 使諸聞者, 消除熱惱而得清涼也。 〔二十二、 如教令聲〕, 謂如來演說, 如法教誡命令, 而能啟發蒙昧也。 〔二十三、 善了知聲〕, 謂如來法音, 善解決了, 遍知一切諸法也。 〔二十四、 分明聲〕, 謂如來法音, 於諸事法如理分析, 無不明了也。 〔二十五、 善愛聲〕, 謂如來以善法音, 開化一切眾生, 令其愛樂也。 〔二十六、 令生歡喜聲〕, 謂如來說法之音, 令人生歡喜之心也。 〔二十七、 使他如教令聲〕, 謂如來法音, 能使聞者, 展轉啟發於人, 皆如教令也。 〔二十八、 令他善了知聲〕, 謂如來法音, 能使聞者, 善解一切諸法也。 〔二十九、 如理聲〕, 謂如來所發音聲, 皆契真如之理也。 〔三十、 利益聲〕, 謂如來說法之音, 能利益一切有情也。 〔三十一、 離重復過失聲〕, 謂如來所出音聲, 契合理趣, 從始至終, 皆無重復過失也。 〔三十二、 如師子音聲, 〕, 謂如來音聲, 一切聞者, 自然信伏, 如師子一吼, 百獸畏伏也。 〔三十三、 如龍音聲, 〕, 謂如來法音, 清徹幽遠, 如龍之吟也。 〔三十四、 如雲雷吼聲〕, 謂如來說法唯以一音, 遠近普及, 如雷之吼也。 〔三十五、 如龍王聲〕, 謂如來說法, 音韻清遠, 如龍王所發之聲也。 〔三十六、 如緊那羅妙歌聲〕, 梵語緊那羅, 華言歌神。 謂如來所出梵音, 如彼歌音美妙, 適悅一切也。 〔三十七、 如迦陵頻伽聲〕, 梵語迦陵頻伽, 華言妙聲鳥。 謂如來法音美妙, 如彼禽之聲也。 〔三十八、 如梵王聲〕, 謂如來所說法音, 如梵王之清淨聲音也。 〔三十九、 如共命鳥聲〕, 共命鳥者, 一身二頭之鳥也。 謂如來所說法音, 吉祥如彼禽之聲也。 〔四十、 如帝釋美妙聲〕, 謂如來說法之音, 如天帝釋之美妙音聲也。 (帝釋, 梵語釋提桓因, 華言能天主, 言帝釋者, 華梵雙舉也。 ) 〔四十一、 如振鼓聲〕, 謂如來音聲, 震響如鼓, 遠近皆聞也。 〔四十二、 不高聲〕, 謂如來演說圓音, 聲不高大, 得中道也。 〔四十三、 不下聲〕, 謂如來演說圓音, 聲不卑下, 亦得中道也。 〔四十四、 隨入一切音聲, 〕, 謂如來說法之音, 普入群機, 融通眾音也。 〔四十五、 無缺減聲〕, 謂如來法音, 圓滿具足也。 〔四十六、 無破壞聲〕, 謂如來凡所演說, 真實不虛, 無能破壞也。 〔四十七、 無染污聲〕, 謂如來所說法音, 純圓獨妙, 離諸煩惱, 無染著也。 〔四十八、 無希取聲〕, 謂如來說法, 利樂一切眾生, 無所希望, 離取著也。 〔四十九、 具足聲〕, 謂如來所演法音, 稱性而說, 妙理具足也。 〔五十、 莊嚴聲〕, 謂如來所演聲教, 如實之談, 端莊而嚴肅也。 〔五十一、 顯示聲〕, 謂如來演妙法音, 顯現妙理, 開示眾生無有隱晦也。 〔五十二、 圓滿一切音聲〕, 謂如來說法, 音聲圓滿, 具足一切音也。 〔五十三、 諸根適悅聲〕, 謂如來所演妙法音聲, 眾生一聞, 諸根適悅也。 〔五十四、 無譏毀聲〕, 謂如來法音, 不譏毀一切眾生, 凡有言說, 皆信順也。 〔五十五、 無輕轉聲〕, 謂如來圓音, 普攝一切, 不輕浮遷轉也。 〔五十六、 無動搖聲〕, 謂如來所說法音, 得無所畏, 而諸外、 魔, 不能動搖也。 (外、 魔者, 外道天魔也。 ) 〔五十七、 隨入一切眾會聲〕, 謂如來法音, 普入眾會, 隨機得聞也。 〔五十八、 諸相具足聲〕, 謂如來說法之音, 具足一切諸相也。 〔五十九、 令眾生心意懽喜聲〕, 謂如來所出語言, 普令十方一切世界眾生, 心意歡喜, 皆謂所說, 從如來口門而出, 亦無互相重復, 而諸眾會, 各隨音聲, 曉了諸法, 然實非如來口門中出也。 〔六十、 說眾生心行聲〕, 謂一切眾生, 其數無量, 行亦無量; 如來所說眾生心行, 略有八萬四千種類。 但為根性下劣眾生, 令其易得解入故也。 〔六十一、 入眾生心意聲〕, 謂如來具秘密智, 所出語言, 隨入一切眾生心意, 然不從如來口門中出, 正所謂從虛空而出者也。 〔六十二、 隨眾生信解聲〕, 謂如來所出語言, 隨諸眾生種種信解, 心意成熟, 普使隨應, 而得了知也。 〔六十三、 聞者無分量聲〕, 謂如來音聲, 無有分量, 世間一切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等, 雖能聞之, 亦不能知其邊際分量也。 (魔即魔王, 梵即梵天。 梵語沙門, 華言勤息。 梵語婆羅門, 華言淨行。 ) 〔六十四、 眾生不能思惟稱量聲〕, 謂如來音聲妙輪, 出種種聲, 宣說法時, 假使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, 皆居緣覺之地, 亦不能思惟稱量也。 (三千者, 小千、 中千、 大千也。 言三千大千者, 總別兼舉也。 )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